服务热线400-028-285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经达动态

更多 >
[2017-02-17]
浅谈UBI车险
[2016-12-23]
UBI的发展之旅
经达动态
UBI的发展之旅
发布时间:2016-12-23阅读次数:7224来源:上海经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TelematicsGRCC

 

UBI精准定价的基础是具备大量面临同质风险的标的,中国保险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从人因素几乎没有积累,国内目前也还没有正式获批并发布的UBI车险产品,保险公司仍处于整合前装Telematics数据以及采取措施激励投保人安装OBD设备以收集足够多的驾驶行为数据阶段,距离最终厘定出科学合理的费率并开发出创新性的车险产品仍需时日。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经验,重点探讨了UBI车险费率厘定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问题,并对产品从开发到实施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思考。

 

1.UBI车险费率厘定面临的问题

1.1 UBI车险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

影响车的风险简单分为三类,即车、人、路。现行的从车、从人费率均属于静态的定价方式,体系简单易于操作,但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基于驾驶行为的UBI车险不仅参考了传统费率模式当中的静态因素,还引入了驾驶行为表现的动态因素,使得车险定价从根据以往出险记录进行结果性判断,转变为根据驾驶技术和行为习惯这些过程性因素进行预测性定价,如果还能引入图商资源,在从路费率模式上进行研发,发现、评估这些动态风险并有效化解,则能形成区别于欧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UBI模式,让车险定价更公平、更科学、更精细,这条路还很漫长,但是未来的机会之一。

随着车险费率自由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诸如“车型”、“驾驶员特征”、“驾驶员驾驶习惯”等具有较强风险识别特征的因子将率先进入定价模型。然而市场竞争在加剧,风险采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折腾这几个传统的风险因子将不足以满足更加精准的定价需求和更加个性化的市场需求,UBI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土壤,借助更加先进的风险采集技术,人与车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风险载体,分离定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在驾驶过程中人车保险分离定价的“中国式”的创新性产品。

 

1.2 UBI车险面临的设备选择问题

有效的UBI实施是指以更低的成本积累更加细致的数据以获得对驾驶行为更加精确的观测和更加精细的定价能力。当前很多保险公司在推进UBI项目过程中更多地将车联网当做展业新渠道或营销新模式,忽视了大数据的获取才是UBI项目的基础和核心,因为数据量充足性、真实性及相关性不佳导致当前的UBI产品往往流于吸引客户眼球的营销噱头,不能满足真正的差异化定价需求,也难以通过当前的产品审批。

一般来说,获取驾驶行为数据主要有三种途径:汽车制造商预安装的车联网设备、后装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设备以及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第四种后装车内非OBD设备如智能车载系统、智能安全硬件,市场过于细碎且与保险领域的数据合作机会不明显,这里不作展开说明。

前装车联网市场主要是指汽车出厂前包含在整车商的电子产品和服务。传统前装市场由车企主导,而新型前装市场则由互联网巨头牵头布局。前装数据的准确度更高,行驶信息更完整,硬件经过整车联调测试可靠性也更高,可以为UBI产品开发提供更可靠的定价依据以及更丰富的风险选择,并且用户一般难以自主停止设备工作。在这个热闹而庞杂的产业链当中,互联网巨头、车企、电信运营商、地图商、TSP供应商都已纷纷登场并找到各自入口,保险公司面对这块人均高价值的沃土,由于汽车保险固有的低频特性,相对于导航、娱乐、上网等使用频次较高、市场认可度较好的服务,发挥的余地显得比较狭窄。且由于整车厂的强势地位及封闭态度,数据信息的获取难度及成本较高,同时受制于车载操作系统的技术标准和兼容性问题,不同品牌、车型、车辆配置的数据结构统一度也较低,这也是不少人选择从OBD后装进入的主要原因。

通过OBD接口,可以获取包括发动机故障、汽车电线线路、汽车胎压、汽车车内空气质量以及驾驶人员的驾驶习惯在内的近50个项目的数据。其优势在于数据可定制,可以收集到不同车型结构一致的行车数据。从目前发展来看,基于OBD获取UBI开发所需数据的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设备本身成本较高,市场上数据读取能力充分且运行可靠的终端价格在150元到上千元不等,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大幅投入却未见成效的烧钱运动之后,由于没有找到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目前保险公司观望情绪严重,设备商也逐渐冷静下来并开始分化寻找其他合作模式;二是数据广度和精度不如预装,OBD设备仅能根据车厂开放的协议进行数据读取,原车Can-bus的私有协议破解不仅存在技术障碍,还可能涉及法律盲区,且OBDECU之间“问答式”的高频交流方式还会对车内网络造成一定压力从而导致数据不稳;三是用户对于基于OBD的增值服务认知度和认同感不足,保险公司及供应商能够贴补的激励也有限,导致设备的安装率和在线率很难维持在高位;四是用户数据隐私保护尚缺法规,消费者普遍对于数据搜集的行为存在疑虑,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UBI保险数据的采集标准、使用范围和保护措施,可参考美国的PriPAYD架构,即先将收集到的数据在车载设备中转换后再传送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只能得到定价所必须的数据。除此之外,设备的适配性、安装便捷性以及可插拔带来的逆选择风险也是保险公司在推广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智能手机应用相对于其他装置更容易让用户认可,接入成本也更低,非常有助于UBI车险产品的营销推广。但是从精准定价的角度出发,智能手机仅能通过GPS、重力陀螺仪以及加速仪间接采集到基本的加减速、转弯、水平位置变化、坐标位移等数据,不能作为全面的定价依据,驾驶数据与保费的弱相关性也只能给用户带来不具备吸引力的普通折扣。此外,基于智能手机的UBI产品仍需要解决长时间记录产生的能耗散热、环境干扰除燥、使用者识别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哪种数据采集设备取决于UBI产品设计的自身需求,不同的客户群可以有不同的数据质量定位。从客户本身角度出发,有人愿意以驾驶数据隐私换取保费价格的优惠,也有人不愿意,保险公司不应局限于单一的实现形式,而应根据自身的客户分类需求选择不同的设备,开发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UBI产品。

 

2.中国UBI车险的发展路径探析

2.1 海外UBI车险运营模式简介

纵观海外发展情况,车险定价历经保额定价、车型定价、使用定价三个阶段,UBI的出现是车险迈入使用定价阶段的标志。通过了解和分析海外同业的UBI推广及运营模式,对我国的商业车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简单罗列八种代表性的运营模式,即Progressive的基本款、Allstate的综合款、StateFarm的高端款、MetroMile的里程计费、LibertyMutual的四套产品+Revive模式、InsuretheBox前装技术、Outsurance智能手机方案、Desjardins公开信息策略,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我们在参考的过程中除了借鉴其成功经验以外,还应该吸取其中的失败教训,既要尽量避免成本投入过大、投入产出周期过长、保费收入下降等业务风险,又要防范化解消费者隐私保护、费率监管等品牌风险,同时还要考虑中国车主的习惯,切不可盲目照搬。

 

2.2 我国UBI车险发展历程及中小公司路径思考

车联网的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真正的UBI项目却是始于2013年上半年全国刮起的OBD盒子热潮,国内比较知名的保险公司都推出了与第三方合作的UBI项目。站在中小保险公司的角度布局UBI,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步骤一步一个脚印,避免带着美好的期望蜂拥而上最终抢到的不是蛋糕而是陷阱。

一、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以万众奔向的O2O热潮为例,进入2015年上半年,合并、跑路、倒闭成为了主流,这也很好的证明了互联网模式并非无所不能。保险公司肩负着“稳定器”和“调节器”的社会责任,不能像O2O创业公司一样对创新项目蜂拥而上,一旦遇到失败选择关门大吉或者寻找下一个接盘侠了事,对于UBI车险这座看上去很美好的金矿,掘金之前必须开展深入的学习和调研,这是科学认识的前提,也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二、制定明晰的战略规划。大型保险公司以提升客户体验、确保续保率从而保持竞争力作为主要目的,在客户需求驱动的基础上整合产业链资源,为车主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更能达成效果。而百亿规模以下中小公司抓新增客户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是首要任务,在续保率普遍不足50%的情况下大谈改善驾驶行为降低出险频率难免有为他人做嫁衣嫌疑,更主要的精力应当放在依靠更精准的定价制定更优惠的保费来吸引新客户上,这点上Progressive公司的Snapshot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成功范例。不同的发展需求决定了选择的战略路径不尽相同,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规划并依据时间表进行推进才是最重要的。

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虽然保险公司在车联网产业链中处于下游,但是在UBI项目中,保险公司是义不容辞的最佳主导者,无论是整车厂、OBD设备商、通讯商还是后市场服务商,都可以纳入到由保险公司牵头的这个体系当中来。从成本控制、设备质量、数据标准、商业模式角度选择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同时还要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自身资源浪费。

四、建立有力的项目团队。在产品开发建模过程中,可以借助外部团队的数据来源和技术设计新的保险精算模型,重新厘定车险费率,构建奖惩系统,但从长远角度看,后期系统维护、费率更新及产品升级等工作仍需由自身团队人员担当,提前培养具有这方面专业技术的人员可更好的实现知识转移和传承。

五、实施精准的车险定价。在新的条款费率体系下,保险公司可自主拟定创新型条款,并拥有一定的定价自主空间。但是未经充分验证的UBI产品盲目投入市场可能会对行业原有车险经营模式产生冲击,造成总体费率水平、保费充足度下降,这不仅不利于UBI的健康发展,也与监管部门稳步推进改革的初衷相悖,因此无论是技术选型,还是模型测试、验证、完善,都不应迫于竞争导向压力而仓促投放市场。

六、匹配精准的营销模式。大数据时代,与客户相关的信息数据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优质资产,如果坐拥海量数据而不挖掘使用,那只能说是没有被开采的资源储量,而数据如果仅仅用作定价,则只是对优质资源的粗加工,只有被深入挖掘并形成良性循环的数据才可以被称为核心资产。基于驾驶行为的UBI车险定价模式天生具有客户筛选功能,在实务中,保险公司应对现有和潜在客户的行为和需求进行精确分析,预测真实或潜在需求,在定价基础上精准推送产品和服务信息,把以大数据为基础的UBI产品摆在互联网渠道上开展精准营销。

七、完善无缝的服务体系。本次商车费改直接考验每家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真实能力,特别是价值创造和服务客户的能力,当UBI产品市场内部的价格竞争白热化时,为了从增值服务、个人和家庭安全保障或者指导消费者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等方面出发挖掘更加细分的市场,保险公司应在精准定价、精准营销的基础上,顺势建立精准的服务体系,强化刚性定价与客户价值、服务分级标准的联动建设,同时成为连接车主需求和后市场服务商的纽带,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边界和资源使用效率,创造新的车险商业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