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的保有量井喷般的速度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恶性交通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交通行业的巨大难题之一。为了降低这些交通事故和经济损失,国家也出台和规范了相关交通法规,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对于驾驶安全方面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化、体系化的技术手段和社会共识。
驾驶行为成交通安全最根本因素
驾驶人作为道路交通的决策和实施主体,其不良驾驶行为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和潜在性,往往是不良习惯逐步形成自然的违章;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沿袭性和排它性,会出现盲目地仿效别人的行为。习惯性违章容易使驾驶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对交通安全事故失去警惕性,最终必然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危害到生命安全,有损于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主要有超速、超载、超时疲劳驾驶;弯道行驶占线、超速、不鸣笛;违章超车;越线占道行驶;逆向行驶等安全防范意识差、驾驶过程中抱侥幸心理冒险行驶、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些不安全行为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其结果往往是车毁人亡,损失惨重。
分析驾驶员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一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问题和心理、生理因素,二是道路运输企业监督和管理不到位。运用技术手段加强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监管和增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能有效减少和控制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控制事故的发生,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驾驶行为分析系统的运用给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习惯,保障实际驾驶过程中的安全。
智慧交通催生行业发展
近年来,交通领域最具关注度的产业方向莫过于“智慧交通”“车联网”等新应用、新技术,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来,国内政策力挺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国际科技巨头则频频加码无人驾驶,在此背景下,智慧交通整合构建、互联网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已经成为市场焦点。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辅助驾驶安全的产品,一般功能有限,只是简单的解决单一的定位、超速超时报警、简单的车辆数据采集。而随着智慧交通和车联网技术的广泛需求和应用,这些技术根本无法解决驾驶安全和满足驾驶需求。
而经达信息作为目前国内车辆驾驶行为大数据分析的领跑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全套的驾驶行为分析服务。平台基于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标准终端接口数据,即:速度、经纬度、方向为研究对象,研究驾驶行为模式识别过程中的相关算法,通过对疲劳驾驶、夜间驾驶、里程、超速、急加速、急减速等几大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实现安全驾驶行为和违规驾驶行为的有效判别,同时,基于分析得出的驾驶行为模式,建立基于Hadoop等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车辆驾驶行为分析平台,挖掘GPS车载卫星定位终端和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中采集的海量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车辆全程监控、相关管理单位(部门)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等提供帮助及服务,进一步深入强化车辆驾驶人的“平安交通”意识,共筑和谐社会。该平台采用纯软件技术(大数据分析)全面系统深入车辆定位数据,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优势。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16年初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而早在2010,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再过5-10年,中国的汽车新车产销量将会成为美欧之和,汽车保有量将会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汽车大国。
作为汽车后市场细分领域中的汽车IT行业,随着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的发展,早已从单一的产业形态发展成为横跨汽车前后市场、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全产业链,已经渗透到汽车后市场各个领域当中,成为汽车后市场各个行业的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同时还发展出了又一个市场规模巨大的产业形态——车联网。
车联网自从诞生起,就已经成为了市场的焦点,无论是关联还是边缘传统产业甚或新兴互联网企业乃至三大巨头BAT,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仿佛车联网就已经是工业4.0时代的标志,而业内相关机构预计,2015年车联网渗透率从2010年的4.67%增长至10%,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其中,在智能车载终端细分领域,以驾驶安全为基点的市场需求预计在1000亿元左右,再细分之,以驾驶行为分析着眼点的商用车市场在持续预热并不断发力当中,未来5年的规模会达到1000万台装机量。
在当前历史背景和市场环境下,现在是车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相结合的最佳历史时期,作为车联网核心要素:信息整合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驾驶行为分析和评价,既能给车联网用户带来优良的价值体验,同时也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最佳示范点,蕴含着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